- 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郭嫣
- 2005/12/2 网管中心 关注度:1997
-
-
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楚州电大职教中心 郭嫣
知识经济浪潮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走进了课堂,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现在,许多教师都在积极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尝试,大大革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手段和途径。但是,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少领导和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多方面的偏差。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怎样更充分更科学地发挥其作用,显得犹为重要。
一、走出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过分强化多媒体教学而淡化传统教学,教学效果受影响
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使得有的教师尝到了甜头,于是课堂上彻头彻尾地都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完全脱开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多媒体教学固然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传统教学的许多特色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说,象征传统课堂教学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产生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正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
多媒体课件是将原来教师的板书的内容已事先输入计算机,这样常常使得教学速度加快,反而减少了学生的板书记录与理解消化的时间,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式,它是由许多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群体,在群体中由教师利用其教学艺术手段,通过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动作、声音等生动"表演"方式表达教学内容,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互相影响和感染,让学生通过其感官直接感受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能启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教师可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根据课程及课时的需要灵活地设计课件,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在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等关键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误区之二:过分强化技术性而淡化教学性,课件制作华而不实
多媒体的使用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得许多长期困扰教师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惊喜之余,更是割舍不下,将它门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有时用得不当或过度,有时课件的制作者过分追求艺术性和技术性,诸如课件界面过于华丽而使得授课内容的重点不突出;文字的字体、修饰、颜色等过多,变化过频;滥用声音,造成声音主题与内容主题分离或声音过于嘈杂,这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掌握不住授课内容。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教学内容能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同时配以同步声音、动画等,使课程内容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生动丰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目的。它的根本属性是教学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授课时应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体现自己的技术水平,所制作课件必须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的课件才有使用的价值。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制作课件不能摆花架子,而应从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理解知识出发,解决教学的疑难重点。
误区之三:过分强化多媒体为中心,淡化学生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如今的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是以电脑为中心,课件的内容是一条"流水线"上出来的"流水课",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授课,绝大部分的授课是通过鼠标左键来完成的(PowerPoint软件中鼠标左键单击是显示下一张幻灯片),当某一学生对于前边某部分内容提出疑问时,教师就手忙脚乱,甚至引起课堂教学纪律的混乱,这种教学方式更加体现了学生的被动性。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都应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应具有交互性,不能限定一种模式,应充分考虑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比如:学生对某一内容不太理解时应能将课件根据需要进行随意的调整;课件的制作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应该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等。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不能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教师演戏。多媒体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充分发挥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而不能只当多媒体"解说员"。
二、提出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教学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这就需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指导。如果用原来的那套教育理念,即使设备再先进,教师准备得再好,也不能算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习是让学生弄懂和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媒体的应用目的自然是促进"教"。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过程。多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景,学生和多媒体间的互动和教师的参与组织,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围绕学生如何学做文章,在写教案前必须先进行教学设计。
2、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多媒体教学离不开计算机,所以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应当让计算机像我们上课用的粉笔、课本一样,融会于教学之中。如果教师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就会减少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也会给学生新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3、多媒体教学课件要走向智能化、网络化。根据学生认知模型提供的信息,通过智能系统的搜索与推理,动态生成适合个别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通过智能诊断机制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改建议,以及下一步学习内容的建议,通过对全体学生出现的错误分布统计,智能诊断机制将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方式,测试重点、题型的建议等。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会受地域的限制,能够方便地做到资源共享,更方便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
(2004年淮安市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