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大淮安学院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内容
  • 邓建军:蓝领的骄傲
  • 2007/9/3   网管中心   关注度:1485
  •  
  • 邓建军实在太忙了!约了好几次,记者才从他的科研组里找到他。他正埋头在电脑里整理着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线路板图。

      原来,黑牡丹公司前些年从国外进口的一台织机,线路板设计有不少问题。靠外国公司派人来修理,毕竟耽误时间,邓建军决心自己掌握这种维修技术。在毫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他和同伴们把所有的线路板全部用电脑进行整理检查,从中找出问题。“一个多月下来,我们终于成功地修复了20多个!”他指着堆在一旁的线路板,自豪地说。

      作为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电气技术工人,邓建军总是敢于向洋设备“开刀”,冲击世界纺织难题。他曾运用电子与气动技术的结合,使黑牡丹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控制在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2004年4月30日在南京,当邓建军向胡锦涛总书记汇报到这一过程时引起了胡总书记的亲切关注。

      今年38岁的邓建军,进厂18年来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参加改造项目400多个,单独完成145个,创造了十分突出的经济效益,使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里弄小厂,成为全国纺织行业500强和131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之一。邓建军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5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谈起这次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邓建军一脸笑容:“这是党对我们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我要以此为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更好的业绩!”

      2005年,邓建军作为“我国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领跑者”,成为全国重点推出的先进典型。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在一片赞扬声中,他没有陶醉。他给记者讲起了省委书记李源潮给他勉励的一首诗。那是2005年4月27日,他作为全国劳模赴京参加表彰大会,李书记单独接见了他,并赠诗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好汉争上游。争得上游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邓建军笑着背诵了这首诗后,说:“这是要我好好珍惜荣誉,要我千万不能骄傲,不能吃老本。”

      邓建军研制发明的“染液组分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填补了该领域世界空白。2005年,他又集成化工、染整、机械、电子等技术,创造出自主核心技术的“染料组分控制系统”,实现染色控制电脑化,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牛仔布生产过程中的色差问题,而且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填补了世界纺织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空白。

      “我们国家7000万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很大。我愿意为我们国家涌现更多的‘金蓝领’当好铺路石,做好领跑人!”

      中专毕业的邓建军,多年来通过刻苦自学,如今已取得大学本科文凭,成为黑牡丹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他表示: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我将学习不断,创新不止,创业不停,不辜负党的期望,时代的重托!(记者 匡启键)



    邓建军简历:

    男,1969年10月24日生,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邓建军科研组电气技术工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中国工会十四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称号。
      从一名普通蓝领工人成长为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代表,邓建军为中国亿万产业工人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他的成才之路和优秀事迹向人们昭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照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即使是守在机器、零件旁,同样能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诗篇。
      他热爱学习。从18年前中专毕业进入公司那天起,他就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企业发展需要什么,他就学习什么;企业发展到哪里,他钻研的课题就前移到哪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他不断向着人生的新高度进发。
      他喜爱创新。一次次冲击纺织机械领域的世界难题,他将不起眼的机修工干得风生水起,推动黑牡丹从一个里弄小厂跃升为中国牛仔布行业的龙头。敢于向洋设备开刀……让外国专家也不得不向他翘起大拇指。
      他酷爱自己的岗位。怀着产业报国的信念,他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有故障就出现在哪里,为此牺牲无数休息时间;他在科研组中带头攻关,多年积累的技术资料成了人人可阅的“宝典”。
      江苏“两个率先”的伟业,热切地期盼着更多的邓建军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