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大淮安学院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管理制度  >> 正文内容
  • 实施“素养课堂”,提升教育品质
  • 2022/4/25   教科室   关注度:242
  •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三教改革”要求,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和适合的教育理念,2020年我校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简称“‘素养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落实“做、思、用”三大基本环节(要素)。

    根据《“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学校多措并举,引导教师树立“素养课堂”教学观念;多管齐下,引导教师投身“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多策并用,引导教师将“素养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学校具体从以下方面开展“素养课堂”教学改革推广工作。

    一、打磨课堂、构建模式

    学校以系部、教研组为单位学习素养课堂的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素养课堂教学内涵。每周教科室牵头组织开设一节“素养课堂”公开课,各教研组开展听、评课活动,打磨素养课堂,深入探讨不同学科“素养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素养课堂推进的具体的教学流程。各系部还通过“推门听课”了解“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的落实情况。系部、教务处、教科室督导所有教师,从养练教学技能,打磨素养课堂的结构模式,提炼学科素养关键元素的体现,追问教育教学品质是否提升。

    二、完善模式、推广实施

    通过自我课堂实践,以教研组为单位,每组推荐一名教师上一节“素养课堂”研究课,校领导、本组所有成员参加听课、评课、探讨、修订,完善各学科素养课堂的结构模式,提炼各学科关键元素,教研组长牵头撰写本学科素养课堂教学模式,再重新进入课堂实践、修订,最后形成学科高效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在下阶段的推广实施过程中,各学科在形成自己的素养课堂教学模式后,各教研组教师开设“素养课堂”示范课,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在全校范围内评价、推广,形成学校相对统一的“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三、加强教科研、多角度辐射推广

    各系部、各教研组积极研讨,通过论文、课题、教学案例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推广我校素养课堂教学改革。

    2021年来,我校发表关于素养课堂的教学论文达20篇;素养课堂成果《入境·共生·增值:教育生态化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职业教育)一等奖;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做、思、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正式立项;2021年基于素养课堂的相关教学类比赛也取得了良好成绩。

     

     

    2021年1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