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开放大学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省、市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课程标准,强化教学改革。立足课堂,注重实效,积极探索和总结教育教学规律。聚集课程改革、教学大赛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努力营造崇尚学习、崇尚科学、崇尚研究的校园学术氛围,争取教科研工作有新的突破。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推进“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督促各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专题研讨活动,结合校级公开课的组织,开展听评课、课堂教学竞赛,以及开设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等活动。加强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争取每个系部开发校本教材2本以上。
2.做好教学大赛工作。对已经报名的25组选手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督促各系部组建研究团队,通过组织校级教学能力比赛,选拔优秀选手重点培养,力争在本年度教学大赛工作中取得好成绩。力争每个教学部2人以上入选省赛,确保1个以上项目在省教学大赛中获奖。
3.加强教研组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的不同,成立教研组和备课组。教科室将联合督导组,加强过程检查。各教学部要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和教学大赛开展教研工作,要做到“三定四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有成果。组织评选优秀教研组、备课组。
4.积极组织校级公开课。校级公开课实行个人申报,部门推荐,学校统一安排的校级公开课制度。充分发挥公开课在“五课”教研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本学期根据教研组情况可增加推荐校级公开课的数量,每部推荐校级公开课不少于3节。通过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研课,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方法。各教研组要通过集体备课、小组观摩研讨等方式,努力提高公开课质量。
5.强化课题研究工作。做好省、市级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申报省级级课题4项以上。按照序时进度完成省、市、区级课题的开题、结题工作。做好省各项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
6.做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的组织和材料上报工作,组织2021年校级论文评比工作。
7.汇编“十三五”教科研成果材料。
8.做好学校录播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督促录播室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录播质量和录播水平,做教学大赛参赛选手和晒课老师的录课工作。
9.做好网页更新维护工作。做好教育科研网页的更新、教科研档案的建设和教科研成果的宣传报道工作。
10.做好全校教育科研成果统计及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相关考核工作。
11.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具体措施
1.以教学系部为基本单位,通过组织校级教学能力比赛,选拔优秀选手重点培养。加强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团队建设,加强校际交流及校企合作,争取在省级比赛中有较大突破。
2.加强课题培训,突出校本研究,做好课题研究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按时完成课题的申报、开题和结题工作。紧贴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努力发挥科研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促进作用。
3.强化对教研组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采用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全校教研工作的过程管理。进一步明确教师组长职责。教研工作要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大赛工作展开,教研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有计划、有记录、有签到、有总结,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考核力度。
4.为保证校级公开课听、评课工作的顺利进行,专业课开课时间统一定于星期二上午3、4节,第3节开课,第4节评课;文化课开课时间统一定于星期三上午3、4节,第3节开课,第4节评课,评课工作由授课教师所在专业部负责安排,对应学科教师重点点评。各教学部在安排课表时星期二上午第3、4节不安排专业课,周三上午第3、4节不安排文化课。上课人员临时调课,以减少听课人员调课量,保证听课人员的听、评课时间,提高校级公开课效能。听课要有记录、有评价、有建议。加强校级公开课的评课组织工作,突出公开课的研究价值。
5.校级公开课实行个人申报与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学一周内各部完成校级公开课人选的推荐工作,并将人选报教科室。
6.做好教育科研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做好网上资源的充实和维护工作,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网在提高广大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作用。
7.做好网站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工作,丰富和充实省、市级名师工作室网站的内容。
四、分周主要工作安排
第1周
1.制定全校教研工作计划。
2. 发放教研活动记载簿等材料。
3. 核对全校各教研组人员名单、活动时间及地点。
4. 校级公开课申报,编制校级公开课开课计划。
第2周
1.收缴教研组工作计划。
2. 各教学部上报校级公开课开课人选。
3. 各系部落实省级课题申报人选。
4.教研组正常活动。
5. 筹备校级教学大赛。
第3周
1. 组织校级公开课。
2.各教研组组织学习国家课程标准。
3. 组织校级教学大赛。
第4周
1.筹备校级课题结题相关工作。
2. 组织市级课题开题工作。
3. 组织校级公开课。
第5周
1.组织校级公开课。
2. 确定市教学大赛选手名单。
3. 组织校级课题结题工作。
第6周
1.组织校级公开课。
2.筹备校级论文比赛。
第7周
1. 组织校级公开课。
2. 开放大学课题开题结题工作。
第8周
1.市教学大赛现场教学大赛参赛选手人选选拔。
2.组织校级公开课。
第9周
1.全校教研工作中期检查。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3.确定市教学大赛现场教学大赛选手名单。
第10周
1.期中考试。
2.组织校级论文评比通知。
第11周
1.校级公开课。
2.召开市教学大赛参赛选手会议
第12周
1.校级公开课。
2.落实参赛选手的参赛选题。
第13周
1.校级公开课。
2.收缴校级论文评比材料。
第14周
1.校级公开课。
2.全校教研工作检查。
3.检查参赛选手的大赛准备情况。
第15周
1.校级公开课组织。
2.省级课题中期检查工作。
3.省赛选手第一轮磨课。
第16周
1.校级公开课。
2.省赛第二轮磨课。
第17周
1.组织校级论文评比工作。
2.“素养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
第18周
1.收缴教研工作材料
2.收缴全校各类教科研成果
第19周
1. 教研工作考核。
2. 全校教科研成果统计。
第20周
1. 部门工作总结。
2.对全校在教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集体或个人进行奖励。
3.资料归档。
2021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