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海春:路,就在脚下
- 2007/5/21 网管中心 关注度:1615
-
-
路,就在脚下
——记江苏省楚州职教中心校优秀毕业生陈海春
当年,二十几岁的陈海春,随着“打工大军”来到了广东深圳,不期盼舒适工作,却一心寻找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最终选择了混凝土行业,选择加入“为海”。
陈海春加入“为海”公司品质部以后,他凭借自己所学知识,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到一个月就在品质部主持全面工作。但他不安于现状,经常向同行资深人员学习,使自己的技术精益求精。业余时间还自费参加电脑培训丰富自己的知识。正是由于他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精通了各个工作岗位的业务技能。2005年,陈海春被任命为集团下属企业“为海(泰州)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在为海(泰州)建材有限公司筹建期间,陈海春同志能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身兼资料员,技术员、操作员等各个工作岗位,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十八小时。由于公司原本是当地的一家关闭的化工厂遗留一些问题,当地村民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于是不管刮风下雨,陈海春每天饭后都准时去周围的村民家,主动与大家谈心,打招呼,向他们介绍公司的发展情况。长期以来,陈海春与周围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时周围村民因一些琐事与公司产生矛盾,只要陈海春一到场,事情就会很圆满的得到解决。
二、做好人好事、树行业新风
邓小平同志说过:“修桥补路积公德”。没错,“为海人”不但有“铺路石”的奉献精神,而且有“雷锋式”的助人为乐品德。陈海春时刻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他也经常为为海做好事,为社会做好事,泰州分公司自成立至今,在集团的指示下,陈海春同志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资金为姜堰镇前堡村、通扬村修筑长达1.8公里混凝土路面。为当地的交通提供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2005年冬天的一天,陈海春在外面办事,遇见一名被汽车撞成重伤的妇女,脸部和手部皮裂肉开,地上一大滩血,人已经休克。当时在场的很多围观者都不愿意上去救人。他看见后,马上过去将伤者抱上车,和几位同事一道将伤者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伤者脱离了生命危险。陈海春同志还为贫困地区、灾区捐献了2000多元现金,并于去年对贵州赫章县某贫困家庭进行资助,每年定期汇款过去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直至该学生初中毕业。2005年公司刚投产,由于第一单工程规模大、工程技术要求高,再加上公司部分岗位人手紧缺,陈海春作为分公司总经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到生产第一线。陈海春从生产的第一天起至该工程第一阶段供货结束,整整三天三夜没睡觉,他从操作员做到技术员,从技术员做到安保员,直至生产任务全部结束才离开第一线。此时的他已经身心疲惫。他也因此受到了集团领导的高度赞扬。
陈海春从一名工人到部门主管,到分公司总经理,将青春奉献给了事业,树立了现代青年的新风尚。2006年集团授予陈海春“优秀管理人员”荣誉称号;2007年4月,泰州市人民政府又授予陈海春“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里陈海春同志平时喜欢唱的歌,他这样唱了!也都这样做了!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信念,以砼为业,积极进取。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他永远甘当铺路石!
撰稿人: 马 槽 (江苏省楚州职教中心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