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四仪”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中小学总校,区直(民办)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四仪”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展示活动的通知》(苏文明办〔2015〕14号)文件精神,现将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单位《关于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四仪”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展示活动的通知》(见附件)转发给你们,请各校根据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征集上报工作。案例于9月5日前报德育科。电子信箱为dyk509@163.com.
以上通知,希遵照执行。
淮安市淮安区教育局
2015年5月20日
淮 安 市 文 明 办
淮 安 市 教 育 局
共青团淮安市委
淮 安 市 少 工 委
淮文明办〔2015〕31号
关于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四仪”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文明办、教育局、团委、少工委,开发区文明办、社会事业局,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市直各学校:
为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重要作用,推动未成年人“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往深里做、往常态做,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等“四仪”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2015年 5 月 12日—9月 7日
二、征集范围
面向全市中小学校、中职学校进行征集,小学阶段征集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创新案例,初中阶段征集青春仪式创新案例,高中、中职阶段征集成人仪式创新案例。
三、征集条件和标准
1、本次活动征集的案例,主要是根据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苏文明委〔2014〕3 号)、省文明办和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四仪”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展示活动的通知》(苏文明办〔2015〕14 号)以及市文明委《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学恩来、习礼仪、育美德”未成年人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淮文明委〔2014〕1 号)的要求,全市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组织开展的入学、成长、青春、成人仪式教育案例。
2、入学仪式要突出“启蒙、快乐、自理”主题,重点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成长仪式要突出“感恩、分享、梦想”主题,重点让小学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放飞梦想。青春仪式要突出“沟通、合作、理想”主题,重点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懂得尊重包容,树立远大理想,迈好青春第一步。成人仪式要突出“责任、关爱、立志”主题,重点让年满 18 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学会关爱他人,立志成才报国、回报社会。
3、“四仪”要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新”“活”“实”要求,做到主题突出、寓意深刻,流程顺畅、庄重简朴,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形式活泼、生动感人,具有较强的仪式感,让学生当主角,能够留下难忘的成长记忆。每种仪式要有升国旗、唱国歌,学生宣誓或齐诵主题语,老师家长寄语等固定环节,鼓励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等元素,让学生在参加仪式中受教育、得感悟。
四、申报案例格式
每个案例需报送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1、在文字材料方面,要求文风清新、简洁生动,字数控制在 2000字以内,包括主题背景、活动流程、创新做法、主要成效等。所报材料要重点突出,对活动流程分篇章进行陈述,每个篇章应有简洁小标题。
2、在图片资料方面,每个申报案例应配 3—5张现场照片,能反映活动的主题、场景和效果。
3、在视频资料方面,要采用多机位拍摄,完整记录整个仪式过程,并注意抓取仪式现场的感人场景和精彩瞬间。视频格式为 DVCPRO 50 或 MPG(码流 12m/s 以上),并进行适当剪辑处理,时长控制在 40 分钟左右。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在拍摄制作过程中如有技术问题,可直接联系咨询江苏教育电视台节目部主任张宜迁,电话:025-86367636,13905179316。
请各县(区)文明办于 9月 7日前,统一将申报案例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打包,发送至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市直各学校由市教育局统一收集报送。市、县(区)团委、少工委可直接向市教育局和各县(区)文明办推荐优秀案例,由市教育局和各县(区)文明办扎口统一报送。联系人:魏志刚;联系电话:83605921;电子邮箱:jsweizhigang@163.com。
五、征集、评选、展示安排
1、征集(5 月 12 日—9 月 7 日)。由各县(区)文明办会同县(区)教育局、团委、少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少工委协调市直各学校在组织征集的基础上,择优向市文明办进行推荐。各县(区)、市教育局推荐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参评案例,每种类别不超过 3个。
2、评选(9月 8日—9月 13日)。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少工委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家长代表、媒体记者等组成评委会,对上报的创新案例进行集中评审,分类别评出获奖案例。
3、展示(10月 1日—12 月 31日)。在市电视台开辟专栏,对“四仪”创新案例进行展播展示。依托淮安文明网,设置“八礼四仪”养成教育专门网页,对“四仪”创新案例进行展播展示。将“四仪”创新案例中感人场景和精彩瞬间编辑制作成微视频,在“淮安发布”政务微博、微信和“无线淮安”客户端等平台进行转载、发布。编印出版“四仪”创新案例集,刻录光盘,免费发放给全市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
六、奖项设置
对“四仪”创新案例,每种类别分别设一等奖 1 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 3 个,并给予适当奖励。 市评委会还将从我市评选出的获奖“四仪”创新案例中,择优上报参加全省评选。
七、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开展“四仪”创新案例征集、评选、展示活动,是深化未成年人“八礼四仪”养成教育的生动载体和重要举措。各县(区)、相关部门要把这项活动作为今年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点项目来抓,加强组织、广泛发动、周密安排,务求取得实效。
2、确保质量。征集“四仪”创新案例是对全市“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各县(区)、相关部门要创新内容形式,严把质量关,坚持公平公正,真正把好的创新案例推荐出来。
3、推动工作。各县(区)、相关部门要抓住“四仪”创新案例征集的契机,及时总结推广仪式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现场观摩、集中展示等形式,推动“四仪”教育在所有中小学校、中职学校普遍开展,并形成制度。
(此页无正文)
淮安市文明办 淮安市教育局
共青团淮安市委 淮安市少工委
2015年 5 月 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