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实习大纲
学分: 2 | 总学时: 36 |
理论学时: 18 | 实验学时:18 |
面向专业: 机电 | |
大纲执笔人: 孙玉荣 | 大纲审定人: 高学斌 |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文化、技术、应用基础教育中与专业课程关系最紧密、最为直接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本专业上现有的应用水平;熟练操作现有的AutoCAD设计软件;能够独立分析具体的专业应用问题,提出辅助设计的解决方法。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和上机实习两个主要环节,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课堂讲授分为三个大的部分: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本专业上应用的概况,要求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对主要的应用方向要做详细介绍;对现有的AutoCAD设计软件要介绍其主要功能、特点、主要的优点和不足;讲授AutoCAD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演示应用软件的操作使用,讲清操作要领。上机实习部分指导学生熟悉软件的集成环境,演练操作步骤和要领,抄录工程图纸;课程设计以作业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课程的考试以实际操作抄录图纸、课程设计等形式进行,目的是测试评定学生通过本课程教学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熟练程度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水平。
l 理解和使用基本的图形样板
l 理解和使用显示控制命令
l 会使用AutoCAD的图形设置
l 创建和管理图层以及其它对象特性
l 掌握使用AutoCAD绘图命令
l 掌握AutoCAD的精确绘图技术
l 掌握选择集的各种构造方法
l 学会使用对象的夹点控制
l 掌握AutoCAD的编辑功能
l 会使用查询命令
l 会书写文字
l 学会创建图库和图形符号库
l 掌握多文档环境和设计中心的使用
l 熟练掌握AutoCAD的尺寸标注技巧
l 理解和使用实用工具
l 掌握基本的图形输出技巧
3. 课程教学改革(与原课程的讲授内容相比)
增加软件新增功能的课堂讲授和实验训练;更加紧密的与专业课程结合,以机械、建筑、工程、规划等课程的图纸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专业图纸的辅助设计特点和技法。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AutoCAD技术概况
讲授AutoCAD技术的发展史、系统构成、应用、发展展望。
本章重点、难点:AutoCAD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应用水平。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少而精,重点突出。采用图、表等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性质、意义、内容及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
思考题:1 AutoCAD系统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AutoCAD基本知识
讲授AutoCAD软件的版本发展、运行环境、安装、启动、用户界面、坐标系统、数据输入、实体选择的各种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精确绘图、实体选择、点坐标的格式和输入。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AutoCAD中有哪几种坐标系统
2 实体选择的方法与区别
3 点坐标的输入格式
第三章 AutoCAD基本操作
讲授配置操作、文件操作、图形环境的设置、辅助绘图工具、帮助功能。
本章重点、难点:操作环境设置、辅助绘图工具、追踪、捕捉。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辅助绘图工具的功能
2 正交与极轴的比较
第四章 绘图命令
讲授点、直线、多段线、样条线、多线、结构线、多边形、圆、椭圆、弧等图元绘制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绘图命令的一般操作过程、命令的分支结构与选项操作。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直线与多段线比较
2 样条线的特点
第五章 编辑命令
讲授删除、复制、镜向、移动、偏移、拉伸、阵列、旋转、比例缩放、圆角、倒角、修剪、延伸等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编辑命令的一般操作过程,拉伸命令选择对象的要求,参照缩放。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拉伸命令对象选择的要求
2 参照缩放的应用
第六章 图层及显示控制命令
讲授图层的基本概念、属性、控制对话框,显示控制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图层的创建与特性设置,图层的作用。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如何有效利用图层绘图
第七章 图块
讲授图块基本概念、块定义、块插入、重定义、替换、存储、编辑等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图块定义、块插入、块的层次结构、块替换。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属性块的作用
2 块的存贮与组织方式
第八章 设计中心的使用、快速选择
讲授设计中心的使用方法及快速选择的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设计中心的使用、设计中心与打开文件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用设计中心打开文件与直接打开文件的区别
2 设计中心可以利用哪些资源
第九章 图案填充
讲授图案的概念、填充命令和填充编辑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填充命令的操作过程、填充边界的识别。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填充边界的识别
2 填充命令不能执行的可能原因
第十章 布局、视口、模型空间、图纸空间、浮动视口、图形输出
讲授图形输出的相关概念和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布局设置、视口比例、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关系、视口比例与图纸比例的关系。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为什么要使用布局
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关系
3 视口比例与图纸比例的关系
第十一章 文本注释
讲授文本类型、字体设置、多行文本、特殊字符的输入、文本编辑等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国标字型的定义、说明文字与标注文字高度定义的区别,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文字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国标字与Windows TrueType字体的比较
2 标注用文字样式定义高度为什么为0
第十二章 工程标注
讲授尺寸标注的构成及类型、尺寸标注、格式设置、标注文本编辑命令。
本章重点、难点:国标尺寸标注样式定义、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标注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法: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
思考题: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标注的区别与样式定义
三、本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以上机操作抄录专业图纸形式进行,目的是测试评定学生通过本课程教学后,操作AutoCAD软件的熟练程度和专业应用能力,要求达到Autodesk公司ATC的Levelone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