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大淮安学院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规章制度  >> 正文内容
  • 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 2015/4/20   网管中心   关注度:197
  •  
  • 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政府文件

    淮政发201219号

                                           

    淮安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区各相关部门,职业学校: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和《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根本。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把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师队伍,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促进我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3类。在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前提下,为满足职业教育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数与在籍学生数之比要稳定在1∶16—20,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之比稳定在3∶4∶3左右,各专业专任专业教师数与在籍学生数之比不低于1:27。

    三、拓宽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引进渠道

    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应具有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并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可在核定专任教师编制内,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面向非师范类毕业生公开招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予以正式聘用。

    在职业学校设立特聘技能教师岗位,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高级技术人员、技师等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任教。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专业工作经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是在相关行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工匠和社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经政府批准,不受学历、年龄限制,均可招聘到职业学校担任特聘技能教师。

    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制定《淮安区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家、教学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与管理办法》和《淮安区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和首席教师管理办法》。到2015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高级职称达到30%以上,专业专任教师中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达到8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达到40%以上,或获得有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达到80%以上;通过“内培外引”的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研究生培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使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达20%以上;全区培养1至2名职业教育家,15名左右的全省知名教学名师;全区职业学校的50%以上专业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创新工作室,专业教师中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90%以上,获得技师、工程师以上资格或职称的比例达5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着力提升学校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

    五、建立健全特聘兼职教师制度

    特聘兼职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普遍不足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制度,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根据专业教学实际需要,特聘一些职业道德好、专业技能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加强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管理,特聘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0%-30%,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30%以上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高级技术职称,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特聘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原则上实行一学年一聘。

    六、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

    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抓紧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落实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制度,确保教师培训经费达到教师财政工资总额的10%。每年要安排2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和进修。多形式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精神,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每位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生产工艺。

    七、健全教师队伍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制定《淮安区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作考核办法》《淮安区职业学校教师奖励与考评办法》,突出以爱生敬业为核心的师德师风教育,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格局,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参与的职业学校评价机制。

    八、完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

    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和职业学校的特点以及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制订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制订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所获成果应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应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必备条件。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主题词:教育  教师  队伍建设△  意见                                          

    抄送:区委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

          区法院、检察院,区人武部。                        

    淮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3月5日印发

                                                                 共印35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