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国家职业标准》、《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导游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人员
(二)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初级导游员职业技能;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点、各类展览馆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导游和基层管理工作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
1. 掌握导游服务和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
2. 掌握与导游相关的法律、宗教、园林建筑、历史、地理与文学知识;
3. 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礼仪常识;
4. 了解服务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
1. 具有旅行社外联、计调、文秘、票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同时,毕业生应具有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18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21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8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物理(8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10.化学(7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指导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11.综合理科(7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作用和发展趋势,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及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基本概念、方法、理论及其应用,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引起的新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专业技能课
1. 旅游概论 (36学时)
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性质、特点、意义和作用;熟悉旅游业的基本知识。
2.. 礼节礼仪 (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人际交往和导游接待工作中的礼貌用语、基本礼节及各种岗位上的礼貌服务基本知识及具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职业习惯。
3.. 旅游心理学 (36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及原理,着重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消费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公共关系学 (36学时)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社交语言艺术,掌握一般社会交往、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公共关系意识,学会工作和生活中最基本的交际方法与技巧,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工作能力和一定的交际语言技巧,具备独立开展一些浅层次的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
5.. 旅游政策与法规 (14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出入境有关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方针政策水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将来做好旅行社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6. 导游基础知识(196学时)
能力:掌握有关的旅游服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历史概况,熟悉中国年节民俗,掌握中国自然景观,四大宗教及古园林建筑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旅游文学知识。
目标;为导游工作打下基础。
7. 江苏导游基础(72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景点、旅游线路及有关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风物、风土人情等知识。
8. 旅游英语
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扩大旅游专业词汇量,从听、说入手,进行较系统的语言训练,多方面培养学生旅游服务和管理、景区服务和管理的英语会话能力,掌握旅游景点英语常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目标: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会话交流。
9.导游服务技能(144学时)
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合格导游员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掌握导游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熟知旅游常识。
目标:具有基本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0. 模拟导游 (144学时)
能力:通过讲解、示范要求学生掌握模拟导游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技巧,熟悉导游过程中的所有环节。
目标;为实地导游奠定基础。
11. 旅行社业务 (72学时)
要求学生了解旅行社销售、计调、接待、财务等职能部门运行的基本程序,掌握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12..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18学时)
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况,理解作品内容,从中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13.. 摄影技巧 (18学时)
要求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在不同的日照条件下的摄影技巧
14.. 中外著名旅游景点鉴赏 (3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著名旅游景点的概况特点和成功的经验,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提高学生的开发思维和创新能力。
建议: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有: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服务技能 旅游政策与法规 江苏导游基础 模拟导游 旅行社业务
(三)专业实践(38周)
1 见习
通过到旅游景点实地观察和了解,使学生获得旅游服务及其相关工作的感性知识。
2. 实习
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的重要措施。实习应尽可能安排在信誉较高、管理良好的旅行社或旅游相关企业,实习时间为二学期。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期 理论
教学 实践教学
(内容/周数) 入学 军训 毕业 教育 考试 公益劳动
(机动) 学期
周数 假期 合计
一 15 计算机应用/1 2 1 16 1 20
二 12 普通话等级证书考核 1 1 17 1 20
三 10 导游词训练 1 1 17 1 20
四 10 导游资格证书考证 1 18 1 20
五 20 20
六 1 20 21
合计 2 1 4 2 102 4 121
学分 2 1 2
实习教学计划表
序号 实习教学名称 实习教学内容 安排
学期 课时 教学条件
及 设 施 考核目标
与 要 求
(职业资格)
1 课程实践 一 30 机房 一级B
2 课程实践 普通话训练与考证 二 60 教室 三级乙等
3 习作实践 导游词熟练背诵并流利,说出相关的景点进行实地导游讲解 三 90 模拟训练室 合格
4 课程实践 导游员资格证书考证 四 30 旅游景点实地训练 初级
5 参观实践 到旅游相关部门或企业见习 四 30 实习基地 合格
6 毕业实践 到相关企业实习顶岗实习 五 540 实习基地 合格
7 毕业实践 顶岗实习 六 540 实习基地 合格
8
9
10
11
12
七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学时数与学分 理论教学周数与学时 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百分比 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
其中 一 二 三
讲授 实验 学分 1 2 3 4 5 6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1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 36 26 10 2 2 33 39.5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6 10 2 2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36 26 10 2 2
4 哲学与人生 36 26 10 2 2
5 语 文 180 180 12 4 4 2
6 数 学 216 216 12 4 4 2 2
7 英 语 180 180 12 4 4 2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44 100 8 4 4
9 体育与健康 144 28 116 8 2 2 2 2
10 艺术(综合文\理科) 72 30 42 4 2 2
选修课 11 心理健康
12 中国地理
13 中国历史
14
小计 1080 782 298 64 19 19 12 8 33 39.5
专业技能课 必修课 1 导游基础知识 180 130 50 10 2 4 4 25.2 28.4
2 导游服务技能 144 108 36 8 4 4
3 旅游政策与法规 144 108 36 8 4 4
4 江苏导游基础 72 62 10 4 2 2
5 模拟导游 144 44 100 8 4 4
6 旅行社业务 72 54 18 4 4
7 普通话 72 36 36 4 2 2
限定选修课 8 旅游概论 36 26 10 2 2 6.6 7.4
9 礼貌 礼仪 36 26 10 2 2
10 旅游心理学 36 26 10 2 2
11 旅游英语 72 36 36 4 4
12 公共关系学 36 26 10 2 2
13
任意选修课 14 旅游文学欣赏 18 16 2 1 1 2.2 2.5
15 摄影技巧 18 8 10 1 1
16 中外著名旅游景点鉴赏 36 26 10 2
小计 1132 724 392 64 10 10 18 21 34 38.3
顶岗实习 1080 1080 36 20周 20周 33 22.2
合计 3276 1514 1762 162 29 29 30 29 100 100
八、说明
1.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初级)可获得8个学分,中级16个学分,高级24个学分;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可获得1个学分,中级3个学分,高级5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英语初级证书可获得2个学分,中级4个学分;高级6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普通话三级乙等可获得2个学分,三级甲等可获4个学分,二级乙等可获得6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语文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
2.学生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建议学生参加其它技能证书及等级(计算机、普通话、英语)考核。
3.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奖励学分标准如下:
奖励级别
竞赛级别 一等奖
(加学分) 二等奖
(加学分) 三等奖
(加学分) 优秀奖
(加学分)
省 级 16 12 8 4
市 级 8 4 2 1
县 级 2 1 0 0
备注:a.上述加分只能代替选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必修课学分。
b.获得其他荣誉称号(证书)可参照执行。
4.专业课教材使用及统考安排
序号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备注
1 旅游概论 《旅游概论》 施筠君 李光坚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17057-3
《旅游概论》 王德静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978-7-5045-7509-8
2 旅行社业务 《旅行社业务》第2版 徐云松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23490-9
3 导游业务 《导游业务》 唐由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10955-9
《导游业务》第二版 唐由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26064-9
4 模拟导游 《模拟导游》 李如嘉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10956-6
《模拟导游》第二版 李如嘉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26065-6
5 餐饮服务与管理 《餐饮服务与管理》 郭敏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18004-6
6 前厅服务与管理 《前厅服务与管理》 吴梅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18002-2
7 客房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范运铭 支海成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18003-9
8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范运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19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