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体育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统一教学常规,特制订本规范。
一、教师总体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学校体育工作,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负责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尊重学生,并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
3.有计划地、经常地学习体育理论和运动技术,通晓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并有所专长.能胜任教学与相应的训练工作。
4.能严格执行本校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评细则。
5.对任课班的教学全面负责,并能按学校的要求准时完成考试和成绩统计上报工作。
6.学期教学工作结束前要写出教学总结并汇同有关讲稿、教案、学生成绩,按规定时间一并上报,以便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二、课前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进度及考评细则。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掌握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理论课要写好讲稿,要有2周的提前量。
2.每月集体备课一次,重点研究教法,交流教学经验并进行技术教学练习。
3.教师在课前必须提前10分钟到场。做好场地和器材方面的准备工作。教师不得随意更改教学内容,因天气原因,只要能按原计划上课,就应坚持上完课。若必须更改教学内容或停上体育课时,要经部主任同意方能改动,若遇不能控制的突发事故(如室外课上课中途突遇大风、雨等),可自行妥善安排。
4.教师不得自行调课,需调课时,应经部门主任批准。教师因故(病、事假、出差等)不能上课,应事先履行请假手续,未经准假或手续不全者擅自离开教学岗位,按教学事故处理(临时性特殊情况除外)。
5.教师不得私下替课,一经发现核实上报部门,代课双方均按教学事故处理。
三、课堂要求
1.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并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2.按时上下课,严格考勤,对迟到、早退、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3.上课铃响,师生到位,不得提前下课。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无故缺课和擅自离开教学现场等,一经发现核实,上报部门,按教学事故处理。
4.教师在室外课教学时,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进行教学。应全课自始至终组织安排好教学。上课时应做到口令清晰,讲解精炼,术语准确,重点突出,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激励和激发学生进取心的作用。
5.理论课教学应严格按理论课教学计划、内容进行。认真写好理论讲稿,语言生动,板书工整。鼓励和支持教师采用挂图、教具、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
6.教师应严格考试纪律,严格执行考评细则,不得擅自更改考试内容,放宽考试尺度,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殉私舞弊。一经查出,应严肃处理。
7.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思想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爱护公物、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等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8.教师要仪表端正,服装整洁,语言文明,严肃认真,以身作则。上课时必须着运动服、运动鞋,禁止戴墨镜、穿棉大衣、手套等上课。
9.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①根据教学内容和气候条件要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部分必须由教师亲自指导实施。
②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场地和器材,确保无隐患存在。
③体操课教学时要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做好保护与帮助及自我保护的工作。
④投掷、跨栏等项目教学时,每次课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必要安全措施。
⑤长跑练习或测验,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先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抢救和妥善处理。
⑥学生上课必须按教师要求认真练习,不得擅自改变练习内容或自行活动。上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禁止带钥匙、刀剪等物品上课。
四、课后要求
1.每次课后应认真总结,布置课外练习作业,写好课后小结。
2.课堂上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部门报告。
3.应及时督促学生归还所借的器材。
4.每学期期末教师将相关教学资料上交部门,纳入本人业务档案。